玩游戏,提升孩子的「应变力」

2021-12-11 作者:admin   |   浏览(520)

勇于尝试+学习思考

Part1.了解孩子的「应变能力」

良好的应变能力,是指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在环境。当孩子面对与原本想像完全不同的状况时,有足够能力去应付这些变化吗?

从小,就让孩子试着去应变外在变化的能力,才足以应付其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遇到更多的不确定变化;如果到长大才去学习,效果就会过迟。

从婴儿期即开始培养

国泰综合医院小儿科侯家玮主任表示,孩子具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并培养临危不乱的心智;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採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所以,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还可以使其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将危险或灾难情况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争取到最好结果。总括来说,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能够使其心智成熟,并具备抗挫折能力。

孩子的应变能力好吗?

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职能治疗师廖笙光认为,孩子的应变能力粗略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但家长要如何判断,孩子的应变反应是快还是慢呢?

主动型&被动型

主动性较强的孩子在面对无法掌握的情况时,会主动寻求他人协助;而已经有思考及逻辑能力的大孩子,则会试着先自己想出几个解决方式,并不断地重複思考并找出答案。

至于比较被动的孩子,常见的行为像是逃避、退缩、假装没有问题发生,或像当机的电脑就卡在那里不知所措,感觉相当的无助;通常也是等爸比妈咪主动发现问题后,才得以解决。

适性调整教养方式

爸比妈咪可由平日与孩子的相处经验里得知孩子的属性,因此就可透过这些了解来导正自己的引导方式。

侯家玮医师建议在观察孩子的同时,也别忘要兼顾考量孩子本身的气质,有时只是气质上的差别,而非应变能力真的较为迟缓。像是气质温吞、慢熟型的孩子在寻求协助帮助前,会预先作观察,或出现无助、当机般的反应,但并不表示其缺乏因应能力,只是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

建议爸比妈咪要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反应,且增加观察的时间,以便能多了解孩子的应变模式,再慢慢引导他做出某一些行为或教导他。

Info.资讯站‧孩子的9大气质

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是指什么?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天生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及行为方式。父母在教养上可依据气质,找出合适的亲子互动和教养模式,其对应变能力的学习也大有影响。而目前国内研究将气质分为9个向度:

1.活动量:一天24小时中孩子所展现的所有动作的频率和速度。

2.规律性:什么活动时间(睡觉、醒来、肚子饿、大便),有如闹钟般的准确。

3.趋避性:当孩子首次遭遇新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接受或是退缩。

4.适应性:在趋避反应之后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形。

5.情绪本质:指孩子一天中表露于外的情绪。

6.反应强度:指孩子对内在、外在刺激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

7.注意力分散度:是指孩子是否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干扰正在进行的事物程度。

8.坚持度:在做或正想做某件事时,是否因外来的阻碍或困难仍维持原来活动。

9.敏感度:引起孩子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

面对「慢半拍」的孩子

侯家玮医师在健检门诊常会接触到有些妈妈带孩子来询问:「为何我的孩子反应总是慢半拍?」「医师~我孩子是不是因为发展迟缓,所以反应才很慢?」关于这些问题,侯家玮医师还是会以孩子的发展变化而给予建议;然而好的应变能力的确是孩子未来行事的关键要素。

第1步‧先给心理准备

廖笙光治疗师认为,孩子虽年纪小但也有遵循的计画和习惯,而其应变行为也以根据这些行为来反应;不过习惯和计划的确会随着变因出现改变,但孩子尚未很了解为何会突如其来的发生变化,因此爸比妈咪可以透过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来改善他反应不过来的情况。

举例来说,晚上规划要吃完晚餐后,全家一起走去后面新开的冰店吃冰;但在跟孩子说要吃冰这件事时,应该说:「今天吃完晚餐后,若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们就一起去吃冰哦!宝贝你觉得如何?」问话的内容里,要先提到「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就是给孩子事情会有变化的心理准备。

第2步‧模拟应变情境

要增加孩子的应变能力,爸比妈咪可以先从「模拟情况」着手;藉由情境的模拟,可以加深孩子因应陌生情况的反应。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爸比妈咪希望孩子具备的应变能力,最好是可以应用在自身有危险的情况,可以顺利逃脱或解困。透过模拟来教育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行为内容。

平日可与孩子进行陌生、危险的情境互动;像是跟孩子说:「如果今天有陌生阿姨说要请你吃糖果,你可以拿吗?」孩子回答:「不可以!」的话,就听听他说「不」的原因,适时的补充及鼓励;若孩子表示「可以!」,那爸比妈咪就要再多花时间去解释并告知正确观念。

第3步‧多连结可解决方法

当孩子遇到突变的情境,除了模拟情境时的反应,还可以多给一些建议或各式的解决途径。

像是到卖场顾着玩耍,结果一转身就发现妈妈不见了!可以怎么做呢?先待在原地等、在同一个地方四处绕绕(搞不好妈妈只是逛到隔壁条)、或是如果等很久还不见妈妈回来,就到收银台找穿制服的卖场人员帮忙。

告诉孩子可行并有用的应变方法,并具备有临危不乱、沉着的好态度,才能对付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达到让爸比妈咪放心的「小大人」条件。

第4步‧过于滑头要制止

有些孩子的学习力强,不仅会将爸比妈咪教导的事项牢记在脑中,有时还懂得灵活运用的方式。要孩子具备应变能力是用来应付突发状况,并不是要培养孩子的说谎习惯;但有些孩子不了解有些情况是为了自保而说出的伪事实,反而都用这种方式在对待每件事情。

爸比妈咪的正确教导很重要,明确告诉孩子任何事情的正确作法、为何要这样做,别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其实每句话都会是他们相信的事实。应变过程中若无必须就不用说谎、骗人的方式,因已不便、不适当所以不能对外人讲的情况来说明;如此一来,才可以将应变能力的培养和孩子说谎或骗人的事实做出区分。

Part2.应变力UP!4阶段亲子游戏

廖笙光治疗师一贯的教学方式就是「适性发展」,认为每件事情或每个刺激都应该与孩子的当下发展相呼应;而应变能力也应配合孩子的发展,按部就班的进行。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活动,有不同阶段适宜的引导方式,以下是爸比妈咪可以努力朝的方向:

第1阶段:3~6个月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满3个月大的孩子,虽然动作能力还不算很好,但已经可以慢慢观察周遭环境的变化及刺激,并辨识出简单的状况。此时若爸比妈咪可以给予良好的生活照顾、多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那么孩子会与您更加贴近。  

此外,3个月后的宝宝喜欢玩弄自己的小手,虽然手眼还不是很协调、抓拿的动作也不灵敏,但这些也都是增加刺激和学习的过程。3个月前的宝宝在生活作息上会让妈咪精疲力竭,等到3个月后宝宝的睡眠才会逐渐有规则,因为能够好好睡上4~6小时,此时间也不再需要妈咪频繁的哺喂。爸比妈咪也能开始训练宝宝的作息规则,每天让他在相同的时间午睡、晚上入睡前依次序进行洗澡、喂奶、抱抱,建立固定的「睡觉时间」。

★游戏&学习

当宝宝开始具备基本的手脚动作,代表对外在刺激的敏感度提高;从自由挥动自己的双手,到朝向眼前事物的抓握。廖笙光治疗师教教爸比妈咪,如何慢慢让孩子懂得应对外在的刺激和改变:

1‧增加亲子互动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应变基础,首先要让他感到安全感十足;充分的安心才可以有沉稳和仔细的性格。常见较没有安全感的宝宝,不仅忍耐度不足且做事情容易三心二意。增加亲子关係中的互动行为,可奠定孩子遇到问题时,会知道不逞强的寻求照顾者的协助。

建议爸比妈咪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顾外,便要多了解孩子的情绪与行为。举例说明,当宝宝在笑的时候,可以跟他互动说「小亲亲真是开心~是因为知道妈咪好爱好爱你哦!对不对?」「小宝贝要自己先玩一下哦~但妈咪一直在家里,你需要妈咪的时候叫我,我会回你哦!」等方式,透过这些让孩子知道他的感觉是被尊重、了解、关心且安心的。

2‧强化宝宝肢体

在小小孩的阶段可多引导孩子进行提供探索经验的游戏,从表情、声音来学起,爸比妈咪可以先让孩子学习模仿。若孩子的手部发展已健全,还可以抓其手脚来做出肢体动作,或是搭配音乐做些肌肉活动。

良好的肢体活动跟应变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良好的应变需要好的肢体活动来辅助;就如同肢体较为发达的孩子,其反应能力也相对较好、思考上也会比较灵活。

第2阶段:6~12个月

此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如爬行、扶着走等),爸比妈咪针对此时的发展,可以提供活动力更高的游戏。然而,可以活动的游戏难度变高,相对发生危险的机会也就增加。

廖笙光治疗师建议,爸比妈咪要明确的指导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观念;而父母双方的指导态度也要一致,以免让孩子徬徨不知如何才是好。用基本的单一指令来奠定孩子的应变措施,孩子也会了解当状况出现时,什么样的处理才是对的。

虽然1岁内的孩子无法用讲话来明白表达,但对于爸比妈咪说的话却已经大约能够明白;或是藉由表情了解说话的内容为何,至少也了解什么可以(笑脸、声音平稳)、什么不可以(苦瓜脸、声音大)。快接近1岁的孩子,也慢慢发展出精细动作,爸比妈咪应注意其活动范围越来越细小,加上好奇心的发展也会使伟险度增加。

★游戏&学习

当危险度增加,需要应变的情况也就变多;但因为孩子又刚好处于似懂非懂、也无法很明确沟通的时候,爸比妈咪自然就比较辛苦一点啰!活动的部分则可由简单的游戏做起,循序渐进的让孩子掌握应变基础,获得要诀后孩子才会慢慢的学习变化。以下为推荐的几个小游戏,可增加此期孩子的应变能力:

1‧躲猫猫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爸比妈咪可以多跟1岁左右的孩子玩这游戏;主要是让孩子知道原本消失的人会再度出现,他会去做预测且结果会保留。

游戏的方式是由孩子数数字「1、2、350」后躲起来,先让孩子花时间找,要是一直找不到或是孩子已经大声哭闹,就要出现了;爸比妈咪躲藏的地方应该是可以看到孩子的地方,才能随时掌握孩子的安全。

2‧物体恆存的游戏

孩子从6个月开始会有灵活的双手,逐渐懂得操控手上的物品,还会两手交换或喜欢摇晃、敲打物品。当长到8个多月时,就可以玩一些既可以训练手部又能帮助理解的游戏,尤其是「物体永存」的概念。举例来说,爸比妈咪可以当着宝宝的面前先玩具藏起来,可以藏在沙发里或抱枕里,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或让宝宝自己动手把东西找出来。试玩几次后,换宝宝自己把东西藏起来和找出来。

3‧探索外在环境

开始探索外在环境的时候,就增加更多不可测的刺激因子;随侧的陪着孩子去探索这新鲜又危险的环境,时时给予机会教育。举例来说,当孩子好奇的靠近火炉时,可以告诉他这是会烫烫且痛痛的东西,并立刻把他带离;或是用言语状声出真的会痛痛的感觉,使孩子将火和烫、受伤的概念连结,才知道这是不该靠近的危险,要懂得避开并反应。相反地,若爸比妈咪只是一味喝叱孩子不要过去,那他只知道不能过去,但却感到疑惑与不解,学习到的应变能力自然也降低。

第3:阶段:1~3岁

当孩子到了1~3岁时,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又更有进展,但新行为的学习上又更上一层楼;此时期的孩子除了要教其新的行为外,还要多多给予鼓励和进阶思考的空间。约2岁左右的孩子遇到困难时,爸比妈咪应先同理他的情绪并给予多个选择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些方式应如何进行且结果如何。

孩子会从学习中慢慢的运用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了解选择的方式是否可以真的帮助到自己,又或者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更好;而2~3岁的孩子多半都在提供的解决方式里,学习做决策及处理问题。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因为此时期的孩子已慢慢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并同样是增进孩子应变能力的关键之一;生活自理的重要性是除了可建立孩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外,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各式挑战,自然地会想办法去克服,进而提高应变能力。尤其到孩子迈入2岁后,能自己完成的部分越来越多,爸比妈咪可别再事事代劳。

应变能力和年纪、经验多寡互有关连。而生活自理中的任一项,则也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爸比妈咪在引导孩子的过程,可以一边教、一边告知此动作的名称,并配合孩子的能力来提昇他参与的部分;这些对孩子的记忆、应变能力、思考都有很大的帮助。廖笙光治疗师提醒,若孩子只做了几个步骤就停滞不前,或爸比妈咪直接帮他做好,即剥夺了他去思考下一个步骤的权利;面对同样或新的事物永远无力招架,这便是因为孩子没有经过练习,导致思考导致反应变慢。

★游戏&学习

此时期可以着重在孩子的学习行为上,并多给予鼓励。举例而言,若孩子拿不到柜上的玩具,可以告知他可行的方式:去拿一把小凳子并站在上面就可以了,这也等于是在教孩子另外一种因应方式,若孩子可以做出这些行为,爸比妈咪也不要吝惜多多讚美哦!

 讚美和帮助想出解决方式,会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和思考。以下提供几个适合的游戏来增强孩子的应变能力:

1.因果关係的游戏

1岁半的孩子可以透过简单的因果关係进而了解「每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透过这样的思考就可以训练其解决方式。坊间有类似的玩具,像是:按下开关后会发出声音或跳起来的玩偶设计;爸比妈咪可先将玩具示范几次,或是问问他「妈咪按下这个开关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等话语吸引孩子注意变化。接下来就陪同玩耍,并观察孩子是否会跟着模仿,是否了解其因果变化。  

甚至玩的时候请他注意这些变化,接着观察孩子会不会跟着模仿。之后待他能遵循简单的指令,可与他一同进行具简单因果关係的游戏,如把球丢到篮子里,拿出容易开启的罐子里的小东西。

2.角色扮演

扮演游戏可以像是玩积木、玩球、玩水、玩沙、涂鸦等,是没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建议爸比妈咪可以鼓励孩子将日常生活所见所闻表现在游戏里,或是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在里面。

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东西来时,爸比妈咪可以加入其中化身另一个角色,并技巧性的教导他该有的因应方式;或将一个游戏在加入其中并顺势传递想法,总之别忘了用孩子的游戏来教导孩子。

第4阶段:3~4岁

孩子约长到3~4岁之后,会发展出一些自主性的能力,很多事情也都会希望可自己做决定。因此,这个阶段是用来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爸比妈咪可以藉由讨论来拓展孩子的思考,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告知其思考方式的可能性。尽可能不要用「指挥」当成要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孩子只是变成「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机器人般,应变能力自然就无法培养出来。

此期孩子已有丰富地词彙量,也是正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因此要用讲道理、多表扬的方式来回应稍带反抗现象的孩子。廖笙光治疗师表示,透过常常跟孩子讨论或沟通生活琐事,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促进他的思考能力。

透过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其转化为自立的表现;还有广播和电视的管道,增加讨论各种情境的机会。除此之外,因为接触的更多、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渐完整,生活乐趣自然也扩大许多;应变的技巧上,模拟情境发生的各种可能,可以增加更多的想像空间,或是让孩子自行想像更多的突发状况,在一起讨论怎么做更好!

此外,3岁后孩子的语言可产生沟通和互动,爸比妈咪也可透过明确的语言来教导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和问话方法;此外,更上一层楼的使用科学方式来告诉孩子因果关係或物体恆存的道理。从辨认物体大小、长短、高矮到日昼变化,这些也都是训练逻辑思考的基础呢!

★游戏&学习

孩子的年纪越大,可了解的事情当然也越多;应变能力的培养在先前已经小有基础的话,对于一些更複杂的变化也会较容易适应。比较害怕的是因为孩子思考能力越来越强,爸比妈咪在教导上若不注意,很容易让孩子因此变成「小滑头」。以下提供可以让亲子间进行互动、又可增加孩子应变能力的游戏:

1.戏剧情境的角色扮演

此期孩子的说话表达的能力强,甚至说话的内容也变得精緻;因此,可以进行更有内容的扮演游戏。爸比妈咪可先设定好今天要演出的短剧主题、内容为何、角色扮演的方式,并从中设计几个「状况剧」的桥段;可以让孩子自由演出其认为反应、如何处理,后续在做切入讨论和协助思维分析让孩子有更好的因应方式,当然,若表现佳也请不吝惜给予鼓励和讚美哦!

2.分类收拾

此期孩子已经可以了解爸比妈咪说话的内容,并且具备很好的肢体活动能力;因此,透过分类收拾的游戏,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逻辑概念的学习。在分类收拾的过程中,爸比妈咪可以观察孩子在箱子已经满出来的情况下,孩子会如何反应:自己去寻找别的容器、主动询问塞不下了怎么办、硬塞、索性丢下不理等。  

乍看之下简单的游戏内容,亦可看出孩子的反应能力;从孩子的能力展现中,爸比妈咪在提供意见和给予鼓励,让孩子了解爸妈是可靠且安全的后盾。

侯家玮
现职:国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辅仁大学医学系专任副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士、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
经历:林口长庚儿童医院儿童内科部主治医师、林口长庚儿童医院健康研究部(中心)主任

廖笙光
现职: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职能治疗师
学历:长庚大学职能治疗系
经历:台安敦南心智发展中心副技术、长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复健中心职能治疗师、聪敏儿儿童发展中心、基隆学校系统职能治疗师

勇于尝试+学习思考

Part1.了解孩子的「应变能力」

良好的应变能力,是指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在环境。当孩子面对与原本想像完全不同的状况时,有足够能力去应付这些变化吗?

从小,就让孩子试着去应变外在变化的能力,才足以应付其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遇到更多的不确定变化;如果到长大才去学习,效果就会过迟。

从婴儿期即开始培养

国泰综合医院小儿科侯家玮主任表示,孩子具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并培养临危不乱的心智;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採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所以,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还可以使其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将危险或灾难情况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争取到最好结果。总括来说,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能够使其心智成熟,并具备抗挫折能力。

孩子的应变能力好吗?

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职能治疗师廖笙光认为,孩子的应变能力粗略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但家长要如何判断,孩子的应变反应是快还是慢呢?

主动型&被动型

主动性较强的孩子在面对无法掌握的情况时,会主动寻求他人协助;而已经有思考及逻辑能力的大孩子,则会试着先自己想出几个解决方式,并不断地重複思考并找出答案。

至于比较被动的孩子,常见的行为像是逃避、退缩、假装没有问题发生,或像当机的电脑就卡在那里不知所措,感觉相当的无助;通常也是等爸比妈咪主动发现问题后,才得以解决。

适性调整教养方式

爸比妈咪可由平日与孩子的相处经验里得知孩子的属性,因此就可透过这些了解来导正自己的引导方式。

侯家玮医师建议在观察孩子的同时,也别忘要兼顾考量孩子本身的气质,有时只是气质上的差别,而非应变能力真的较为迟缓。像是气质温吞、慢熟型的孩子在寻求协助帮助前,会预先作观察,或出现无助、当机般的反应,但并不表示其缺乏因应能力,只是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

建议爸比妈咪要有耐心去等待孩子的反应,且增加观察的时间,以便能多了解孩子的应变模式,再慢慢引导他做出某一些行为或教导他。

Info.资讯站‧孩子的9大气质

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是指什么?其实就是指一个人天生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及行为方式。父母在教养上可依据气质,找出合适的亲子互动和教养模式,其对应变能力的学习也大有影响。而目前国内研究将气质分为9个向度:

1.活动量:一天24小时中孩子所展现的所有动作的频率和速度。

2.规律性:什么活动时间(睡觉、醒来、肚子饿、大便),有如闹钟般的准确。

3.趋避性:当孩子首次遭遇新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接受或是退缩。

4.适应性:在趋避反应之后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形。

5.情绪本质:指孩子一天中表露于外的情绪。

6.反应强度:指孩子对内在、外在刺激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

7.注意力分散度:是指孩子是否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干扰正在进行的事物程度。

8.坚持度:在做或正想做某件事时,是否因外来的阻碍或困难仍维持原来活动。

9.敏感度:引起孩子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

面对「慢半拍」的孩子

玩游戏,提升孩子的「应变力」

侯家玮医师在健检门诊常会接触到有些妈妈带孩子来询问:「为何我的孩子反应总是慢半拍?」「医师~我孩子是不是因为发展迟缓,所以反应才很慢?」关于这些问题,侯家玮医师还是会以孩子的发展变化而给予建议;然而好的应变能力的确是孩子未来行事的关键要素。

第1步‧先给心理准备

廖笙光治疗师认为,孩子虽年纪小但也有遵循的计画和习惯,而其应变行为也以根据这些行为来反应;不过习惯和计划的确会随着变因出现改变,但孩子尚未很了解为何会突如其来的发生变化,因此爸比妈咪可以透过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来改善他反应不过来的情况。

举例来说,晚上规划要吃完晚餐后,全家一起走去后面新开的冰店吃冰;但在跟孩子说要吃冰这件事时,应该说:「今天吃完晚餐后,若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们就一起去吃冰哦!宝贝你觉得如何?」问话的内容里,要先提到「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就是给孩子事情会有变化的心理准备。

第2步‧模拟应变情境

要增加孩子的应变能力,爸比妈咪可以先从「模拟情况」着手;藉由情境的模拟,可以加深孩子因应陌生情况的反应。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爸比妈咪希望孩子具备的应变能力,最好是可以应用在自身有危险的情况,可以顺利逃脱或解困。透过模拟来教育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行为内容。

平日可与孩子进行陌生、危险的情境互动;像是跟孩子说:「如果今天有陌生阿姨说要请你吃糖果,你可以拿吗?」孩子回答:「不可以!」的话,就听听他说「不」的原因,适时的补充及鼓励;若孩子表示「可以!」,那爸比妈咪就要再多花时间去解释并告知正确观念。

第3步‧多连结可解决方法

当孩子遇到突变的情境,除了模拟情境时的反应,还可以多给一些建议或各式的解决途径。

像是到卖场顾着玩耍,结果一转身就发现妈妈不见了!可以怎么做呢?先待在原地等、在同一个地方四处绕绕(搞不好妈妈只是逛到隔壁条)、或是如果等很久还不见妈妈回来,就到收银台找穿制服的卖场人员帮忙。

告诉孩子可行并有用的应变方法,并具备有临危不乱、沉着的好态度,才能对付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达到让爸比妈咪放心的「小大人」条件。

第4步‧过于滑头要制止

有些孩子的学习力强,不仅会将爸比妈咪教导的事项牢记在脑中,有时还懂得灵活运用的方式。要孩子具备应变能力是用来应付突发状况,并不是要培养孩子的说谎习惯;但有些孩子不了解有些情况是为了自保而说出的伪事实,反而都用这种方式在对待每件事情。

爸比妈咪的正确教导很重要,明确告诉孩子任何事情的正确作法、为何要这样做,别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其实每句话都会是他们相信的事实。应变过程中若无必须就不用说谎、骗人的方式,因已不便、不适当所以不能对外人讲的情况来说明;如此一来,才可以将应变能力的培养和孩子说谎或骗人的事实做出区分。

Part2.应变力UP!4阶段亲子游戏

廖笙光治疗师一贯的教学方式就是「适性发展」,认为每件事情或每个刺激都应该与孩子的当下发展相呼应;而应变能力也应配合孩子的发展,按部就班的进行。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活动,有不同阶段适宜的引导方式,以下是爸比妈咪可以努力朝的方向:

第1阶段:3~6个月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满3个月大的孩子,虽然动作能力还不算很好,但已经可以慢慢观察周遭环境的变化及刺激,并辨识出简单的状况。此时若爸比妈咪可以给予良好的生活照顾、多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那么孩子会与您更加贴近。  

此外,3个月后的宝宝喜欢玩弄自己的小手,虽然手眼还不是很协调、抓拿的动作也不灵敏,但这些也都是增加刺激和学习的过程。3个月前的宝宝在生活作息上会让妈咪精疲力竭,等到3个月后宝宝的睡眠才会逐渐有规则,因为能够好好睡上4~6小时,此时间也不再需要妈咪频繁的哺喂。爸比妈咪也能开始训练宝宝的作息规则,每天让他在相同的时间午睡、晚上入睡前依次序进行洗澡、喂奶、抱抱,建立固定的「睡觉时间」。

★游戏&学习

当宝宝开始具备基本的手脚动作,代表对外在刺激的敏感度提高;从自由挥动自己的双手,到朝向眼前事物的抓握。廖笙光治疗师教教爸比妈咪,如何慢慢让孩子懂得应对外在的刺激和改变:

1‧增加亲子互动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应变基础,首先要让他感到安全感十足;充分的安心才可以有沉稳和仔细的性格。常见较没有安全感的宝宝,不仅忍耐度不足且做事情容易三心二意。增加亲子关係中的互动行为,可奠定孩子遇到问题时,会知道不逞强的寻求照顾者的协助。

建议爸比妈咪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顾外,便要多了解孩子的情绪与行为。举例说明,当宝宝在笑的时候,可以跟他互动说「小亲亲真是开心~是因为知道妈咪好爱好爱你哦!对不对?」「小宝贝要自己先玩一下哦~但妈咪一直在家里,你需要妈咪的时候叫我,我会回你哦!」等方式,透过这些让孩子知道他的感觉是被尊重、了解、关心且安心的。

2‧强化宝宝肢体

在小小孩的阶段可多引导孩子进行提供探索经验的游戏,从表情、声音来学起,爸比妈咪可以先让孩子学习模仿。若孩子的手部发展已健全,还可以抓其手脚来做出肢体动作,或是搭配音乐做些肌肉活动。

良好的肢体活动跟应变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良好的应变需要好的肢体活动来辅助;就如同肢体较为发达的孩子,其反应能力也相对较好、思考上也会比较灵活。

第2阶段:6~12个月

此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如爬行、扶着走等),爸比妈咪针对此时的发展,可以提供活动力更高的游戏。然而,可以活动的游戏难度变高,相对发生危险的机会也就增加。

廖笙光治疗师建议,爸比妈咪要明确的指导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观念;而父母双方的指导态度也要一致,以免让孩子徬徨不知如何才是好。用基本的单一指令来奠定孩子的应变措施,孩子也会了解当状况出现时,什么样的处理才是对的。

虽然1岁内的孩子无法用讲话来明白表达,但对于爸比妈咪说的话却已经大约能够明白;或是藉由表情了解说话的内容为何,至少也了解什么可以(笑脸、声音平稳)、什么不可以(苦瓜脸、声音大)。快接近1岁的孩子,也慢慢发展出精细动作,爸比妈咪应注意其活动范围越来越细小,加上好奇心的发展也会使伟险度增加。

★游戏&学习

当危险度增加,需要应变的情况也就变多;但因为孩子又刚好处于似懂非懂、也无法很明确沟通的时候,爸比妈咪自然就比较辛苦一点啰!活动的部分则可由简单的游戏做起,循序渐进的让孩子掌握应变基础,获得要诀后孩子才会慢慢的学习变化。以下为推荐的几个小游戏,可增加此期孩子的应变能力:

1‧躲猫猫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爸比妈咪可以多跟1岁左右的孩子玩这游戏;主要是让孩子知道原本消失的人会再度出现,他会去做预测且结果会保留。

游戏的方式是由孩子数数字「1、2、350」后躲起来,先让孩子花时间找,要是一直找不到或是孩子已经大声哭闹,就要出现了;爸比妈咪躲藏的地方应该是可以看到孩子的地方,才能随时掌握孩子的安全。

2‧物体恆存的游戏

孩子从6个月开始会有灵活的双手,逐渐懂得操控手上的物品,还会两手交换或喜欢摇晃、敲打物品。当长到8个多月时,就可以玩一些既可以训练手部又能帮助理解的游戏,尤其是「物体永存」的概念。举例来说,爸比妈咪可以当着宝宝的面前先玩具藏起来,可以藏在沙发里或抱枕里,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或让宝宝自己动手把东西找出来。试玩几次后,换宝宝自己把东西藏起来和找出来。

3‧探索外在环境

开始探索外在环境的时候,就增加更多不可测的刺激因子;随侧的陪着孩子去探索这新鲜又危险的环境,时时给予机会教育。举例来说,当孩子好奇的靠近火炉时,可以告诉他这是会烫烫且痛痛的东西,并立刻把他带离;或是用言语状声出真的会痛痛的感觉,使孩子将火和烫、受伤的概念连结,才知道这是不该靠近的危险,要懂得避开并反应。相反地,若爸比妈咪只是一味喝叱孩子不要过去,那他只知道不能过去,但却感到疑惑与不解,学习到的应变能力自然也降低。

第3:阶段:1~3岁

当孩子到了1~3岁时,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又更有进展,但新行为的学习上又更上一层楼;此时期的孩子除了要教其新的行为外,还要多多给予鼓励和进阶思考的空间。约2岁左右的孩子遇到困难时,爸比妈咪应先同理他的情绪并给予多个选择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些方式应如何进行且结果如何。

孩子会从学习中慢慢的运用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了解选择的方式是否可以真的帮助到自己,又或者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更好;而2~3岁的孩子多半都在提供的解决方式里,学习做决策及处理问题。

廖笙光治疗师表示,因为此时期的孩子已慢慢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并同样是增进孩子应变能力的关键之一;生活自理的重要性是除了可建立孩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外,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各式挑战,自然地会想办法去克服,进而提高应变能力。尤其到孩子迈入2岁后,能自己完成的部分越来越多,爸比妈咪可别再事事代劳。

应变能力和年纪、经验多寡互有关连。而生活自理中的任一项,则也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爸比妈咪在引导孩子的过程,可以一边教、一边告知此动作的名称,并配合孩子的能力来提昇他参与的部分;这些对孩子的记忆、应变能力、思考都有很大的帮助。廖笙光治疗师提醒,若孩子只做了几个步骤就停滞不前,或爸比妈咪直接帮他做好,即剥夺了他去思考下一个步骤的权利;面对同样或新的事物永远无力招架,这便是因为孩子没有经过练习,导致思考导致反应变慢。

★游戏&学习

此时期可以着重在孩子的学习行为上,并多给予鼓励。举例而言,若孩子拿不到柜上的玩具,可以告知他可行的方式:去拿一把小凳子并站在上面就可以了,这也等于是在教孩子另外一种因应方式,若孩子可以做出这些行为,爸比妈咪也不要吝惜多多讚美哦!

 讚美和帮助想出解决方式,会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和思考。以下提供几个适合的游戏来增强孩子的应变能力:

1.因果关係的游戏

1岁半的孩子可以透过简单的因果关係进而了解「每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透过这样的思考就可以训练其解决方式。坊间有类似的玩具,像是:按下开关后会发出声音或跳起来的玩偶设计;爸比妈咪可先将玩具示范几次,或是问问他「妈咪按下这个开关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等话语吸引孩子注意变化。接下来就陪同玩耍,并观察孩子是否会跟着模仿,是否了解其因果变化。  

甚至玩的时候请他注意这些变化,接着观察孩子会不会跟着模仿。之后待他能遵循简单的指令,可与他一同进行具简单因果关係的游戏,如把球丢到篮子里,拿出容易开启的罐子里的小东西。

2.角色扮演

扮演游戏可以像是玩积木、玩球、玩水、玩沙、涂鸦等,是没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建议爸比妈咪可以鼓励孩子将日常生活所见所闻表现在游戏里,或是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在里面。

当孩子表现出一些东西来时,爸比妈咪可以加入其中化身另一个角色,并技巧性的教导他该有的因应方式;或将一个游戏在加入其中并顺势传递想法,总之别忘了用孩子的游戏来教导孩子。

第4阶段:3~4岁

孩子约长到3~4岁之后,会发展出一些自主性的能力,很多事情也都会希望可自己做决定。因此,这个阶段是用来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爸比妈咪可以藉由讨论来拓展孩子的思考,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告知其思考方式的可能性。尽可能不要用「指挥」当成要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孩子只是变成「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机器人般,应变能力自然就无法培养出来。

此期孩子已有丰富地词彙量,也是正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因此要用讲道理、多表扬的方式来回应稍带反抗现象的孩子。廖笙光治疗师表示,透过常常跟孩子讨论或沟通生活琐事,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想法,也可促进他的思考能力。

透过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其转化为自立的表现;还有广播和电视的管道,增加讨论各种情境的机会。除此之外,因为接触的更多、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渐完整,生活乐趣自然也扩大许多;应变的技巧上,模拟情境发生的各种可能,可以增加更多的想像空间,或是让孩子自行想像更多的突发状况,在一起讨论怎么做更好!

此外,3岁后孩子的语言可产生沟通和互动,爸比妈咪也可透过明确的语言来教导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和问话方法;此外,更上一层楼的使用科学方式来告诉孩子因果关係或物体恆存的道理。从辨认物体大小、长短、高矮到日昼变化,这些也都是训练逻辑思考的基础呢!

★游戏&学习

孩子的年纪越大,可了解的事情当然也越多;应变能力的培养在先前已经小有基础的话,对于一些更複杂的变化也会较容易适应。比较害怕的是因为孩子思考能力越来越强,爸比妈咪在教导上若不注意,很容易让孩子因此变成「小滑头」。以下提供可以让亲子间进行互动、又可增加孩子应变能力的游戏:

1.戏剧情境的角色扮演

此期孩子的说话表达的能力强,甚至说话的内容也变得精緻;因此,可以进行更有内容的扮演游戏。爸比妈咪可先设定好今天要演出的短剧主题、内容为何、角色扮演的方式,并从中设计几个「状况剧」的桥段;可以让孩子自由演出其认为反应、如何处理,后续在做切入讨论和协助思维分析让孩子有更好的因应方式,当然,若表现佳也请不吝惜给予鼓励和讚美哦!

2.分类收拾

此期孩子已经可以了解爸比妈咪说话的内容,并且具备很好的肢体活动能力;因此,透过分类收拾的游戏,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逻辑概念的学习。在分类收拾的过程中,爸比妈咪可以观察孩子在箱子已经满出来的情况下,孩子会如何反应:自己去寻找别的容器、主动询问塞不下了怎么办、硬塞、索性丢下不理等。  

乍看之下简单的游戏内容,亦可看出孩子的反应能力;从孩子的能力展现中,爸比妈咪在提供意见和给予鼓励,让孩子了解爸妈是可靠且安全的后盾。

侯家玮
现职:国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辅仁大学医学系专任副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士、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
经历:林口长庚儿童医院儿童内科部主治医师、林口长庚儿童医院健康研究部(中心)主任

廖笙光
现职: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职能治疗师
学历:长庚大学职能治疗系
经历:台安敦南心智发展中心副技术、长台安医院儿童发展复健中心职能治疗师、聪敏儿儿童发展中心、基隆学校系统职能治疗师


参考资料

标签: